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

如何正確攝取鈣


鈣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營養素,所有的細胞都需要鈣。其實牛奶並不是唯一

攝取來源。更可以透過別的食物來獲得鈣。

鈣是健康骨骼的基本要素,從童年到成年攝取足夠的鈣有助於骨骼搭建,然

後要減緩骨質的流失。目前還沒有正確的數據說,究竟我們需要多少的鈣,

唯一能確定的是我們盡可能的需要攝取多點的鈣。大多數人的最佳鈣來自於

乳製品。


如血管收縮和血管舒張,肌肉收縮,神經傳遞,調整心律,細胞內信號傳導

和激素分泌,與鈣密切相關,儘管不足1%的鈣分布在全身各組織器官中,

參與身體運動的全過程。來支持這些重要的代謝功能。這1%在人體的組織及

血液中鈣的濃度必需保持恆定,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,否則會威脅生命安全

。[3]


剩餘的99%的體內的鈣存儲在骨骼和牙齒的地方,支持它們的結構和功能。


骨鈣對維持血鈣的濃度極為重要,被稱作人體鈣元素的「儲存庫」。當血鈣

濃度降低時,可迅速動員骨鈣補充,此過程即為骨質分解;反之鈣則在骨骼

「暫存」。[2]


維生素A、C、D的攝取,對牙的正常發育及鈣化是必不可少的。缺少維生素A

會導致牙的不完全鈣化,使其硬度小;缺少維生素C影響牙中有機基質的形

成;維生素D不但能幫助鈣的吸收而且明顯地促使鈣、磷在牙中的沉積。[2]


骨骼形成大於分解,骨吸收的增長於兒童和青少年時期,而在早期和中期成

年兩個階段都相對平等。在老年人,特別是絕經後婦女,骨質分解大於形成

,容易造成骨質流失,增加骨質疏鬆症罹患風險。


血清鈣是非常嚴格的監管,並且不會從膳食攝入量來改變膳食;採用骨組織

作為一個儲存倉庫,為鈣的來源,用以維持鈣在血液中恆定的濃度。


身體得到鈣需求以兩種方式獲得。一種是從食物或是含有鈣補充劑,自然食

品包括乳製品含鈣最多,其他如蛋,豆,魚,深色蔬菜或干豆都含有豐富的

鈣。很多添加鈣強化的食物,例如:橙汁,蔓越莓汁,早餐穀類食品等。

[2]鈣補充劑往往含有維生素D,服用鈣搭配維生素D似乎比單獨服用鈣更利

於骨骼健康。


另一種方式是從骨頭,如果血鈣離子濃度下降,神經組織會過度興奮,導致

手足抽搐;另一方面,高血鈣抑制神經興奮。血鈣的濃度相當穩定,由副甲

狀腺素(PTH)精密控制,使骨鈣和血鈣處於平衡之中。血鈣濃度低,則由

骨鈣補充;反之,血鈣濃度高,則將鈣沉積於骨中儲存,或經腎臟於尿中排

出體外。[2]但是,這並不總是發生。最重要的是,這種回報不能簡單地通

過吃更多的鈣來完成。


攝取足夠鈣質可以可降低罹患骨質疏鬆症和結腸癌的風險,不過攝入過量過

量的鈣會導致很多症狀,包括骨鈣化、高鈣血症、奶鹼綜合症等疾病都有可

能發生。[5]


不同人群鈣的需要量不一樣,所以要根據情況合理攝入,以下有表1可

以根據人群的需要量以及食物的含鈣量參考攝入,但是有些食物由於鹽、油

脂含量較高,所以攝入就受到了限制,另外有些鈣的吸收利用也率不是很好

,所以推薦補鈣的食物還是以牛奶為主,切記牛奶不可當水來喝,一天

300ml-500ml左右即可,加上其他食物當中的鈣,一天的需要量基本就夠了

。鈣製劑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。[5]
表1

歐美等發達國家平均毎人每日攝取850毫克,而非洲、拉丁美洲及大部分發

展中國家只有344毫克,相差一倍以上。因此鈣攝取不足在發展中國家是個

嚴重的健康議題[2]。

含豐富鈣質食物

牛奶,酸奶和乳酪是鈣豐富的食物來源,且這些食物皆為美國人主要獲得

來源。非乳製品包括蔬菜,如:中國白菜,甘藍,花椰菜。菠菜提供鈣,

但其利用度較差。大多數穀物沒有高量的鈣,除非被強化,不過它們有助

於鈣的飲食,因為它們含量雖少,不過透過人們頻繁的攝取它們,即可獲

得一定的鈣量。食品強化鈣包括許多果汁和飲料,豆腐,穀物等等。以下

為食物來源表2及表3。

表2
表3



參考資料來源:
1.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─Calcium and Milk:
http://www.hsph.harvard.edu/nutritionsource/what-should-you-eat/calcium-and-milk/
2.鈣維基百科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92%99
3.膳食補充劑─鈣:http://ods.od.nih.gov/factsheets/Calcium-HealthProfessional/
4.公共健康─鈣和牛奶:http://www.hsph.harvard.edu/nutritionsource/calcium-full-story/
5.鈣過量的危害:http://jiangying679.blog.sohu.com/210820615.html
6.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─鈣質知多少:http://www.studenthealth.gov.hk/tc_chi/health/health_dn/health_dn_ckhm.html

*文章編寫:吳威俐
*亞洲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 學生實習維護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